Pinned post

什么虽然今年除了嗑cp和打游戏什么都没干(往年不也这样吗)但还是要来一下#。🤔到底是为了什么……

Pinned post

还是搞个具体属性置顶 

我是:鲸鱼
我的pronoun:随便
我最近在:痛苦地上学
我最近搞的cp:IWTV(AMC)的各种船,正在淡淡地芒梦女堕
我的阴魂不散的前坑们:Doctor Who/Devil May Cry/如龙/Les Miserables/Fate系列
我大体上是:主角公
我最近有在玩:开拓者正义之怒
我试图写东西,但是目前总是失败
大多数时候只会转发不太发表political嘟文不想看的香油可以屏蔽我的转嘟()

Pinned post

每日三省吾身 

直男哥都敢写同人小说我为什么不敢写?直男哥都敢写同人小说我为什么不敢写?直男哥都敢写同人小说我为什么不敢写?

Pinned post
Pinned post

为了让我逝去的两天饭钱更有意义在这里也发一下(
魔界转生1981电影+18年漫画全13卷繁中
电影有三个字幕简中繁中英文,因为我不懂日语实在不知道哪个比较准就都塞进去了(但是排除了可以确定是瞎编的那个
可能过两天会补小说版两卷在网盘里
链接:1fCesbQOs-oS7GPOVvClSwA~u5gb
链接挂了我会补嗯……

想起之前看一个弟弟控诉说姐姐没和自己商量先出柜了,把自己出柜名额占了,评论区说你也错过了时机,就应该在你爸妈说你姐“就是没尝过男人的好”的时候你站出来说“欸🤓👆我就尝过男人的好”,然后你也出柜。我笑死。

#SilverReview

非常喜欢苏万康·塔玛冯萨的《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》。
很可能是因为“幸存者偏差”,广受关注的移民文学大多由自身阶级较高、比较“精英”的群体创作……这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错,但个人认为工薪阶层、社会底层移民文学的声量相对还是比较小,所以才更觉得这部主要描绘老挝裔加拿大劳工的小书让人耳目一新。

本书是由十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的,主要角色都是“异类”(outcast),身份通常是移民、劳工、小孩、老人中的一个或几个的集合,而所以故事经常关于他们的困难、或者关于他们的反抗:

在移民家长教育下发音奇怪的女孩,在老师面前维护自己“英语不好”的父亲;黑拳手转行的美甲师对当地中产白人艳羡爱慕,却被同为移民的姐姐饱含内化歧视的言论管教;已经老到被认为失去了性和浪漫之可能的老妇人,依然选择和年轻邻居发展出如此苦乐交织的关系;熟练的捉虫人母亲一直辛劳工作,但最后管理的职位却被给了她女儿带来的白人男友,女儿因此和他决裂……

很难概括具体都发生了什么,总之我还是很想大家去看看,如果觉得谭恩美的移民文学像是上世纪的温馨童话,而匡灵秀的移民文学因精英背景而有失偏颇,那就可以看看苏万康,it hurts, but it hurts in a good way.

感觉首页把操逼都外包给一个叫苏丹的人了

霍格沃兹(至少有一部分)的灵感来自于自勒古恩的地海系列里的柔克学院,which包含学习魔法的学校,使用木质法杖的巫师,脸上有疤的天才巫师男主角,德高望重仁慈明智的学院大法师(因男主角的缘故耗尽生命而去世),以及对应HP里阿格马尼斯的变形术,我特别喜欢勒古恩对于变形术的描述:

一个人停留在不是原形的变形中越久,这种危险就越大。每个学徒术士都晓得威岛包桔巫师的故事:那位巫师很喜欢变成熊形,变形次数多了、时间长了之后,那只熊在他身上长大,他本人却死了。所以他变成一只熊,还在森林里杀了亲生儿子,后来被人追捕杀死。没有人晓得,在内极海跳跃的众多海豚,有多少只本来是人。他们原是有智慧的人,只不过在永无静止的大海里嬉戏,高兴地忘了他们的智慧和名字。

从教授那里听来的经验,如果是non-U.S. citizen (即使有绿卡)的象友如果要进美国的话可以借鉴一下:他(印度裔,我不确定他现在有没有换美国护照,我猜是拿的绿卡)从慕尼黑飞回美国的时候在海关被拦了,因为查到他包里带了两粒药,是他看完牙医后prescribe的opiods类药物,但是海关认定这是带了“drugs”,并且要求他出示医生给的纸质prescription(他出示了手机上的电子版但是被拒绝了)。后来因为他据理力争(以及可能因为是绿卡)所以勉强放他进来了。如果有人入境身上带了药物的话记得多留心一下,以免被deport。

Show older
Café Musain

这里是赛博缪尚咖啡馆!只要您相信自由与平等,本店非常欢迎您的光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