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虽然今年除了嗑cp和打游戏什么都没干(往年不也这样吗)但还是要来一下#2024年对嘟主的印象#。🤔到底是为了什么……
非常喜欢苏万康·塔玛冯萨的《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》。
很可能是因为“幸存者偏差”,广受关注的移民文学大多由自身阶级较高、比较“精英”的群体创作……这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错,但个人认为工薪阶层、社会底层移民文学的声量相对还是比较小,所以才更觉得这部主要描绘老挝裔加拿大劳工的小书让人耳目一新。
本书是由十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的,主要角色都是“异类”(outcast),身份通常是移民、劳工、小孩、老人中的一个或几个的集合,而所以故事经常关于他们的困难、或者关于他们的反抗:
在移民家长教育下发音奇怪的女孩,在老师面前维护自己“英语不好”的父亲;黑拳手转行的美甲师对当地中产白人艳羡爱慕,却被同为移民的姐姐饱含内化歧视的言论管教;已经老到被认为失去了性和浪漫之可能的老妇人,依然选择和年轻邻居发展出如此苦乐交织的关系;熟练的捉虫人母亲一直辛劳工作,但最后管理的职位却被给了她女儿带来的白人男友,女儿因此和他决裂……
很难概括具体都发生了什么,总之我还是很想大家去看看,如果觉得谭恩美的移民文学像是上世纪的温馨童话,而匡灵秀的移民文学因精英背景而有失偏颇,那就可以看看苏万康,it hurts, but it hurts in a good way.
霍格沃兹(至少有一部分)的灵感来自于自勒古恩的地海系列里的柔克学院,which包含学习魔法的学校,使用木质法杖的巫师,脸上有疤的天才巫师男主角,德高望重仁慈明智的学院大法师(因男主角的缘故耗尽生命而去世),以及对应HP里阿格马尼斯的变形术,我特别喜欢勒古恩对于变形术的描述:
一个人停留在不是原形的变形中越久,这种危险就越大。每个学徒术士都晓得威岛包桔巫师的故事:那位巫师很喜欢变成熊形,变形次数多了、时间长了之后,那只熊在他身上长大,他本人却死了。所以他变成一只熊,还在森林里杀了亲生儿子,后来被人追捕杀死。没有人晓得,在内极海跳跃的众多海豚,有多少只本来是人。他们原是有智慧的人,只不过在永无静止的大海里嬉戏,高兴地忘了他们的智慧和名字。
=鲸鱼
想给我推的东西除了一场好死没有更多了
同人女,不搞同人的网友不会通过关注申请
三次黑泥有(不一定折叠)
全世界最可笑的中间派
#nobot